Instagram创始人谈AI现状,有几个观点挺扎心的
最近刷到产品博主Lenny采访AnthropicCPO Mike Krieger的视频,这哥们就是Instagram联合创始人,现在负责Claude产品。听完整个人都有点慌...特别是那个90%代码AI写的数据。
真相一:AI不是工具了,是「战略伙伴J
Mike说他现在写产品策略会先发给Claude看,以前Claude只会说些客套话「你有没有考虑过这个」,现在Opus 4能提出他完全没想过的新角度。
什么概念?就是AI能独立思考了,不再是听话的实习生,而是资深顾问….想想就觉得魔幻,你的工作搭档可能真的不是人类同事了
真相二:AI时代教什么?好奇心和独立思考
Mike女儿有次很自信地说:「你可以问Claude,但我知道我是对的。」这种态度在AI时代反而珍贵。当AI什么都知道,我们更要教孩子敢质疑、会探索,不要把认知都委托给AI。
毕竟AI也不总是对的,而且会短路独立思考。
真相三:90%代码AI写,瓶颈变了
Anthropic内部90%代码由AI完成!这数字听起来就恐怖。结果瓶颈不再是程序员写代码慢,而是:
上游:决定要做什么(决策效率)
下游:代码合并队列堵塞(部署效率)
程序员们..感受到危机了吗?
真相四:产品经理要深入「无人区」
如果你只是简单调用AI接口做个外壳,护城河基本为零。真正价值在于深入模型能力边界,和研究团队深度合作,做别人做不了的事。
Mike发现「几乎所有杠杆效应都来自产品团队与研究人员的合作」,而不是下游的用户体验包装。要么走得更深,要么被淘汰。
真相五:「10倍投入,1倍产出」该放手了
Mike关于关闭Artifact的复盘很扎心。当投入10单位精力只产出1单位效果时,系统已经失去活力了。
当为产品倾注心血,发布引以为傲的东西但指标几乎不动时,说明产品没有内在生命力。
继续硬撑只是自我感动...这话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真需要勇气。
真相六:别在巨头主场硬碰硬
面对ChatGPT的消费者优势,Anthropic选择差异化-专注开发者和「构建者」群体。
Mike说「与其照着镜子,不如拥抱真实的自已以及你可能成为的样子,而不是他人是谁」。
找到自己的根据地比正面硬刚更明智。
真相七:别看流量指标,看你节省了多少个「6小时」
传统参与度、日活这些Web2.0指标正在失效。Mike提到Claude帮他25分钟完成原本6小时的原型工作,这才是真正价值。
AI产品的护城河在于为用户创造不可替代的、指数级的价值。
听完这个访谈,说不焦虑是假的。特别是90%代码AI写这个数据,还有AI已经能提独立创新观点...感觉我们正站在一个时代分水岭上。长也许在这个效率至上的AI时代,我们更需要记住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。
你们觉得这7个真相哪个最让人焦虑?我觉得是那个90%...